由新加坡设计理事会(DesignSingapore Council, 简称 Dsg)主办的“设计未来论坛 2025”(Design Futures Forum 2025)已于 2025 年 9 月 17 日在维多利亚剧院顺利圆满举行。
作为 2025 年新加坡设计周(Singapore Design Week 2025) 的重点活动之一,本次论坛由 Aric Chen(扎哈·哈迪德基金会) 与 Ong Ker-Shing(Lekker Architects) 策展,汇聚了来自全球及本地的设计、科技与社会领域的声音,共同探讨设计在 可持续性(Sustainability)、新兴科技(Emerging Technology) 和 关怀(Care) 这三大相互关联领域中的角色。以 “勇敢面对复杂性(Braving Complexities)” 为主题,演讲者们挑战了既有假设、提出新思考,并展示了设计如何既能作为解决现实问题的实用工具,又能成为探索未来可能性的思辨视角。

亮点1:设计是连接科技与生态的桥梁
科技的发展可以加速可持续进程,但也可能强化有害的掠夺性体系。Adi Reza(MYCL) 展示了菌丝体这种可扩展的“奇迹材料”,可被制成皮革替代品与复合材料。周飞飞(Feifei Zhou,terriStories) 呼吁人们将真菌视为合作伙伴,而非仅仅是商品。Grace Sai(Unravel Carbon) 提倡在决策体系中融入气候意识,以推动快速而系统性的减碳。

亮点2:设计驱动的创新让关怀触手可及
扩大医疗与心理健康的可及性需要共情与以人为本的设计。Fred Hersch 博士(Google) 展示了以设计为导向的方法与工具(如 Open Health Stack)如何在尊重行为与情境的前提下扩展服务。赵传典(Theodoric Chew,Intellect) 创建了亚太地区最大的员工心理健康平台,强调个性化与文化相关性,展示了科技如何辅助而非取代人际连接与关怀。

亮点3:设计作为探问——以荒诞与想象提出艰难问题
设计不仅用于解决问题,也能引发反思。Thomas Thwaites 的一系列“刻意不安”项目——从零开始打造烤面包机,到以山羊的身份生活——体现了通过好奇与失败重新理解人类在世界中的位置。Alice Bucknell 则利用电子游戏作为“故意迷失的机器”,让玩家化身非人类角色,以揭示脆弱的系统并培养共情。

亮点4:社区是可持续未来的核心
当设计强化人与地方的联系时,可持续性才能真正蓬勃发展。杨莉莉博士(Dr Lily Yeo,NTUC Health) 将老龄化重新定义为“长寿的礼物”,倡导通过活力四射的长者活动中心推动社区主导的预防性健康模式。Chat Chuenrudeemol(CHAT Architects) 通过“靛蓝织布屋(Indigo Loom House)”等项目,助力复兴乡村文化。Louis Schulz(Assemble) 展示了社区主导的城市更新如何重建归属感与生计。

亮点5:以想象为批判——文化与气候的思辨未来
想象中的未来,能否帮助我们为地球危机做出更好的回应?电影人兼建筑师 Liam Young 的作品 Planet City 探讨了人工智能与地球基础设施,呈现出介于乌托邦与反乌托邦之间的世界,邀请观众想象在气候崩塌中仍然存在的文化与生活。
以上是2025设计未来论坛的亮点回顾,原始内容由新加坡设计理事会(https://designsingapore.org/)提供,欢迎联系中新工业设计公司,报名参加 2026新加坡设计周活动。


